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清歌妙舞_清歌妙舞是什么意思

zmhk 2024-05-06 人已围观

简介清歌妙舞_清歌妙舞是什么意思       很高兴能够参与这个清歌妙舞问题集合的解答工作。我将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每个问题提供准确而有用的回答,并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1.求《代悲白头翁》的全文和赏析。2.成语:()歌

清歌妙舞_清歌妙舞是什么意思

       很高兴能够参与这个清歌妙舞问题集合的解答工作。我将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每个问题提供准确而有用的回答,并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

1.求《代悲白头翁》的全文和赏析。

2.成语:()歌()舞

3.关于歌声的四字成语

4.两级的清歌妙舞加多少速度

5.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全诗

6.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全诗。

清歌妙舞_清歌妙舞是什么意思

求《代悲白头翁》的全文和赏析。

       全文: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作者简介

       刘希夷:唐代诗人。一名庭芝,字延之,汝州人。上元(674-676)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

       翻译:

       洛阳城东的桃花李花随风飘转,飞来飞去,不知落入了谁家?洛阳女子有着娇艳的容颜,独坐院中,看着零落的桃李花而长声叹息。今年我在这里看着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颜色衰减,明年花开时节不知又有谁还能看见那繁花似锦的胜况?

       已经看见了俊秀挺拔的松柏被摧残砍伐作为柴薪,又听说那桑田变成了汪洋大海。故人现在已经不再悲叹洛阳城东凋零的桃李花了,而今人却依旧对着随风飘零的落花而伤怀。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

       转告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红颜少年,应该怜悯这位已是半死之人的白头老翁。如今他白发苍苍,真是可怜,然而他从前亦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红颜美少年。这白头老翁当年曾与公子王孙寻欢作乐于芳树之下,吟赏清歌妙舞于落花之前。

       亦曾像东汉光禄勋马防那样以锦绣装饰池台,又如贵戚梁冀在府第楼阁中到处涂画云气神仙。白头老翁如今一朝卧病在床,便无人理睬,往昔的三春行乐、清歌妙舞如今又到哪里去了呢?而美人的青春娇颜同样又能保持几时?须臾之间,已是鹤发蓬乱,雪白如丝了。

       只见那古往今来的歌舞之地,剩下的只有黄昏的鸟雀在空自悲啼。

       整体赏析:这是一首拟古乐府诗。《白头吟》是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旧题,古辞写一个女子向遗弃她的情人表示决绝。刘希夷这首诗则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构思独创,抒情宛转,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艺术性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历来传为名篇。

扩展资料:

       诗句赏析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二句,点出红颜女子的未来不免是白头老翁的今日,白头老翁的往昔实即是红颜女子的今日。诗人把红颜女子和白头老翁的具体命运加以典型化,表现出这是一大群处于封建社会下层的男女老少的共同命运,因而提出应该同病相怜,具有“醒世”的作用。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诗的开头两句,描绘洛阳城东暮春景色。表达了对大好春光、妙龄红颜的憧憬和留恋,对桃李花落、青春易逝的感伤和惋惜,都是由此生发开来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代悲白头翁》

成语:()歌()舞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出自于唐代诗人刘希夷的诗作《代悲白头翁》,又名《白头吟》、《有所思》,收录于《全唐诗》。诗的全文如下: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白话译文

       洛阳城东的桃花李花随风飘转,飞来飞去,不知落入了谁家?

       洛阳女子有着娇艳的容颜,独坐院中,看着零落的桃李花而长声叹息。

       今年我在这里看着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颜色衰减,明年花开时节不知又有谁还能看见那繁花似锦的胜况?

       已经看见了俊秀挺拔的松柏被摧残砍伐作为柴薪,又听说那桑田变成了汪洋大海。

       故人现在已经不再悲叹洛阳城东凋零的桃李花了,而今人却依旧对着随风飘零的落花而伤怀。

       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

       转告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红颜少年,应该怜悯这位已是半死之人的白头老翁。

       如今他白发苍苍,真是可怜,然而他从前亦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红颜美少年。

       这白头老翁当年曾与公子王孙寻欢作乐于芳树之下,吟赏清歌妙舞于落花之前。

       亦曾像东汉光禄勋马防那样以锦绣装饰池台,又如贵戚梁冀在府第楼阁中到处涂画云气神仙。

       白头老翁如今一朝卧病在床,便无人理睬,往昔的三春行乐、清歌妙舞如今又到哪里去了呢?

       而美人的青春娇颜同样又能保持几时?须臾之间,已是鹤发蓬乱,雪白如丝了。

       只见那古往今来的歌舞之地,剩下的只有黄昏的鸟雀在空自悲啼。

扩展资料:

       《白头吟》是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旧题,古辞写一个女子向遗弃她的情人表示决绝。《代悲白头翁》虽是拟古乐府诗《白头吟》,但构思精妙,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开拓了全新的意境。

       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大量使用重叠语句,循环复沓,再以四个问句引领,一唱三叹,韶华不再的无奈辛酸在反复追问咏叹中被层层浓重着色,具有强大的穿透力。

       此诗感伤情调极为浓郁,但并不颓废,风格清丽婉转,曲尽其妙,艺术性较高,历来传为名篇。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代悲白头翁

关于歌声的四字成语

       共有19个:

       笔歌墨舞、伯歌季舞、村歌社舞、凤歌鸾舞、酣歌恒舞

       酣歌醉舞、鸾歌凤舞、前歌后舞、轻歌曼舞、清歌曼舞

       清歌妙舞、涂歌巷舞、选歌试舞、燕歌赵舞、莺歌蝶舞

       莺歌燕舞、载歌且舞、载歌载舞、珠歌翠舞

两级的清歌妙舞加多少速度

       遏云绕梁 遏:停止。歌声优美,使游动的浮云为之停下来静听,似余音绕着屋梁,不愿散去。

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文事》:“惊神泣鬼,皆言词赋之雄豪;遏云绕梁,原是歌耷之嘹亮。”

凤吟鸾吹 比喻极为美妙的歌声。

出处:《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忽听得歌声嘹亮,凤吟鸾吹,不足喻其美。”

高唱入云 原形容歌声嘹亮,直上云霄,后也形容一种论调或消息社会上传说很盛。

出处: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后宫齐首高唱,声入云霄。”

高遏行云 形容歌声高亢嘹亮。

出处:宋·晏殊《山亭柳》词:“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

歌声绕梁 绕:回旋;梁:房屋的大梁。歌声回旋于房梁之间。形容歌声优美动听。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歌莺舞燕 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势大好。

出处:宋·苏轼《锦被亭》词:“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

鹤膝蜂腰 ①这是指诗歌声律八病的两种。泛指诗歌声律上所犯的毛病。②书法中的两种病笔。

出处: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诗病·诗病有八》:“三曰蜂腰,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四曰鹤膝,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

惊起梁尘 形容歌声高妙动人。

出处:《太平御览》卷五七二引汉·刘向《别录》:“汉兴以来,善歌者鲁人虞公,发声清哀,盖动梁尘。”

聋者之歌 聋者学人唱歌,却听不到歌声,无以自乐。形容模仿别人的行为,实际上并不了解其中真义。

出处:《淮南子·原道》:“夫内不开于中,而强学问者,不入于耳而不着于心,此何以异于聋者之歌也,效人为之而无以自乐也,声出于口则越而散矣。”

妙舞清歌 美妙的舞蹈,清越的歌声。

千回百折 形容文艺作品或歌声、乐曲跌宕婉转。也形容事态的发展、前进的历程弯弯曲曲,很不顺利。

出处: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书·五》:“百川时文,精粹湛深,抽心苗,发奥旨,绘物态,状人情,千回百折,而卒造乎浅近。”

清歌曼舞 清亮的歌声,柔美的舞蹈。

清歌妙舞 指清亮的歌声,美妙的舞蹈。

出处:唐·宋之问《有所思》:“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绕梁之音 形容歌声美妙动听,长久留在人们耳中。参见“余音绕梁”。

出处:晋陆机《演连珠》:“臣闻应物有方,居难则易。……是以充堂之芳,非幽兰所难,绕梁之音,实萦弦所思。”

声动梁尘 形容歌声嘹亮动人。

声振林木 形容歌声或乐器声高亢宏亮。

出处:《列子·汤问》:“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笙歌鼎沸 形容乐声歌声热闹非常。

响遏行云 遏:阻止;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

出处:《列子·汤问》:“抚节悲歌,声振林术,响遏行云。”

燕语莺声 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出处:元·关汉卿《金线池》楔子:“袅娜复轻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语若流莺声似燕,丹青,燕语莺声怎画成?”

燕语莺啼 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

出处:唐·皇甫冉《春思》诗:“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一串骊珠 骊珠:一种珍贵的珠,传说出自骊龙颔下。比喻歌声宛转就象成串的骊珠一样。

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有字多声少,有声少字多,所谓一串骊珠也。”

一字一珠 一个字就象一颗珍珠。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出处:唐·薛能《赠歌者》诗:“一字新声一颗珠,啭喉疑是击珊瑚。”

莺声燕语 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出处:元·关汉卿《金线池》楔子:“袅娜复轻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语若流莺声似燕,丹青,燕语莺声怎画成?”

莺啼燕语 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

出处:唐·皇甫冉《春思》诗:“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游响停云 形容响亮的歌声,高入云霄,能使流云受阻而停下来。

出处:《列子·汤问》:“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余妙绕梁 形容歌声美妙动听,长远留在人们耳边。

出处:南朝·梁·萧统《七契》:“初音鱼踊,馀妙饶梁,何止田文慨慷,刘靖心伤而已哉!”

余响绕梁 形容歌声高亢圆润,余韵无穷。亦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出处:晋·张华《博物志》卷八:“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遗粮,过雍门,鬻歌假食而去,馀响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全诗

       69级低,2级加的不是很多,到不了4点!

       原先没提速的时候,每级加0.7,后来提速了,160技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多加30多点速度,所以现在一级大概是0.9的速度女儿村:拟在现有基础上提升门派技能清歌妙舞对于人物速度属性的加成影响,最高提升幅度可达到27%左右

       你可以把日落西山打在其他两个装备上,把清歌妙舞也打上!速度不就更快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全诗。

       《代悲白头翁》

       刘希夷〔唐代〕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惜颜色 一作:好颜色)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 …… …… …… …… …… …… ……

译文:

       洛阳城东的桃花李花随风飘转,飞来飞去,不知落入了谁家?

       洛阳城里亭亭玉立的女子,因为看见那飘零的桃花不禁发出感叹。

       今年我在这里看着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颜色衰减,明年花开时节不知又有谁还能看见那繁花似锦的胜况?

       已经看见了俊秀挺拔的松柏被摧残砍伐作为柴薪,又听说那桑田变成了汪洋大海。

       古人现在已经不再悲叹洛阳城东凋零的桃李花了,而今人却依旧对着随风飘零的落花而伤怀。

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

       转告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红颜少年,应该怜悯这位已是半死之人的白头老翁。

       如今他白发苍苍,真是可怜,然而他从前亦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红颜美少年。

       这白头老翁当年曾与公子王孙寻欢作乐于芳树之下,吟赏清歌妙舞于落花之前。

       亦曾像东汉光禄勋马防那样以锦绣装饰池台,又如贵戚梁冀在府第楼阁中到处涂画云气神仙。

       白头老翁如今一朝卧病在床,便无人理睬,往昔的三春行乐、清歌妙舞如今又到哪里去了呢?

       而美人的青春娇颜同样又能保持几时?须臾之间,已是鹤发蓬乱,雪白如丝了。

       只见那古往今来的歌舞之地,剩下的只有黄昏的鸟雀在空自悲啼。

       …… …… …… …… …… …… …… ……

注释:

       代:拟。白头翁:白发老人。这首诗的题目,各个选本都有不同。《唐音》《唐诗归》《唐诗品汇》《全唐诗》,均作“代悲白头翁”。《全唐诗》又作“代白头吟”。《文苑英华》《乐府诗集》《韵语阳秋》作“白头吟”。尤袤《全唐诗话》作“白头翁咏”。

       坐见:一作“行逢”。

       松柏摧为薪:松柏被砍伐作柴薪。《古诗十九首》:“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桑田变成海:《神仙传》:“麻姑谓王方平曰:‘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公子”两句:白头翁年轻时曾和公子王孙在树下花前共赏清歌妙舞。

       光禄:光禄勋。用东汉马援之子马防的典故。《后汉书·马援传》(附马防传)载:马防在汉章帝时拜光禄勋,生活很奢侈。文锦绣:指以锦绣装饰池台中物。文,又作“开”、或“丈”,皆误。

       将军:指东汉贵戚梁冀,他曾为大将军。《后汉书·梁冀传》载:梁冀大兴土木,建造府宅。

       宛转蛾眉:本为年轻女子的面部画妆,此代指青春年华。

       须臾:一会儿。鹤发:白发。

       古:一作“旧”。

       …… …… …… …… …… …… …… ……

赏析:

       这是一首拟古乐府诗。《白头吟》是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旧题,古辞写一个女子向遗弃她的情人表示决绝。刘希夷这首诗则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构思独创,抒情宛转,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艺术性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历来传为名篇。

此诗融会汉魏歌行、南朝近体及梁、陈宫体的艺术经验,而自成一种清丽婉转的风格。它还汲取乐府诗的叙事间发议论、古诗的以叙事方式抒情的手法,又能巧妙交织运用各种对比,发挥对偶、用典的长处,是这诗艺术上的突出成就。刘希夷生前似未成名,而在死后,孙季良编选《正声集》,“以刘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时人所称”(《大唐新语》)。可见他一生遭遇压抑,是他产生消极感伤情绪的思想根源。这诗浓厚的感伤情绪,反映了封建制度束缚戕害人才的事实。

       …… …… …… …… …… …… …… ……

作者简介:

       刘希夷 (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译文:

       洛阳城东的桃花李花随风飘转,飞来飞去,不知落入了谁家?

       洛阳女子有着娇艳的容颜,独坐院中,看着零落的桃李花而长声叹息。

       今年我在这里看着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颜色衰减,明年花开时节不知又有谁还能看见那繁花似锦的胜况?

       已经看见了俊秀挺拔的松柏被摧残砍伐作为柴薪,又听说那桑田变成了汪洋大海。

       故人现在已经不再悲叹洛阳城东凋零的桃李花了,而今人却依旧对着随风飘零的落花而伤怀。

       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

       转告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红颜少年,应该怜悯这位已是半死之人的白头老翁。

       如今他白发苍苍,真是可怜,然而他从前亦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红颜美少年。

       这白头老翁当年曾与公子王孙寻欢作乐于芳树之下,吟赏清歌妙舞于落花之前。

       亦曾像东汉光禄勋马防那样以锦绣装饰池台,又如贵戚梁冀在府第楼阁中到处涂画云气神仙。

       白头老翁如今一朝卧病在床,便无人理睬,往昔的三春行乐、清歌妙舞如今又到哪里去了呢?

       而美人的青春娇颜同样又能保持几时?须臾之间,已是鹤发蓬乱,雪白如丝了。

       只见那古往今来的歌舞之地,剩下的只有黄昏的鸟雀在空自悲啼。

注释:

       ⑴代:拟。白头翁:白发老人。这首的题目,各个选本都有不同。《唐音》《唐诗归》《唐诗品汇》《全唐诗》,均作“代悲白头翁”。《全唐诗》又作“代白头吟”。《文苑英华》《乐府诗集》《韵语阳秋》作“白头吟”。尤袤《全唐诗话》作“白头翁咏”。

       ⑵坐见:一作“行逢”。

       ⑶松柏摧为薪:松柏被砍伐作柴薪。《古诗十九首》:“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⑷桑田变成海:《神仙传》:“麻姑谓王方平曰:‘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⑸“公子”两句:白头翁年轻时曾和公子王孙在树下花前共赏清歌妙舞。

       ⑹光禄:光禄勋。用东汉马援之子马防的典故。《后汉书·马援传》(附马防传)载:马防在汉章帝时拜光禄勋,生活很奢侈。文锦绣:指以锦绣装饰池台中物。文,又作“开”、或“丈”,皆误。

       ⑺将军:指东汉贵戚梁冀,他曾为大将军。《后汉书·梁冀传》载:梁冀大兴土木,建造府宅。

       ⑻宛转蛾眉:本为年轻女子的面部画妆,此代指青春年华。

       ⑼须臾:一会儿。鹤发:白发。

       ⑽古:一作“旧”。

赏析:

       这是一首拟古乐府,题又作《代白头吟》。《白头吟》是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旧题,古辞写女子毅然与负心男子决裂。刘希夷这首诗则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构思独创,抒情宛转,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艺术性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历来传为名篇。

       此诗融会汉魏歌行、南朝近体及梁、陈宫体的艺术经验,而自成一种清丽婉转的风格。它还汲取乐府诗的叙事间发议论、古诗的以叙事方式抒情的手法,又能巧妙交织运用各种对比,发挥对偶、用典的长处,是这诗艺术上的突出成就。刘希夷生前似未成名,而在死后,孙季良编选《正声集》,“以刘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时人所称”(《大唐新语》)。可见他一生遭遇压抑,是他产生消极感伤情绪的思想根源。这诗浓厚的感伤情绪,反映了封建制度束缚戕害人才的事实。

作者介绍:

       刘希夷 (约651-?) 唐诗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上元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代悲白头吟》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延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

举例:

       ①在当今美女如云争奇斗艳的影视界,她甚至难执牛尾,更何况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可她愣是立住了脚,而且倍儿稳。(摘自方进《〈渴望〉之后话月娟》)

       ②“花儿明年会开,岂不闻‘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有时竟还比不上小花呢。像娘,前年此时不还好好儿的?”(摘自朴月《西风独自凉》)

       ③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是月圆花好,他们在感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同时,憧憬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人生理想和美好境界。(摘自思效《“残缺”美不美?》)

       ④“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年一年,岁月镌刻着我们的行迹,沧桑了我们的脸庞,改变了我们的模样。(摘自孙启懋《惜年有金》)

       ⑤年年岁岁花相似,为了再次收获丰硕的秋天,扮靓绚烂的春天,可人的年宵花儿如天使般再度降临人间,是她让我们看到了缤纷的世界,绿色的未来。(摘自李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今天关于“清歌妙舞”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